摩西又來惹! 分開吧!紅海!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預告片:
導演:雷利史考特 演員:克里斯汀貝爾、 喬爾埃哲頓、雪歌妮薇佛、亞倫保羅 英文片名/其他譯名:Exodus: Gods and Kings/出埃及記:神王帝國/法老与众神
前言 摩西故事題材並非第一次搬上大銀幕,早從1923年默片時代的《十誡》到1956年查爾登•希士頓版本的《十誡》;1998年,夢工廠動畫創造出充滿音樂歌唱元素的《埃及王子》;現在,2014年,《神鬼戰士》導演雷利史考特與前蝙蝠俠‧克里斯汀貝爾攜手合作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,摩西又來惹! 注意本篇將提及部分劇情、結局,請慎讀! 劇情 雖然因為你,我當不上王,但拉美西斯呀,我摩西依舊是你好兄弟。只不過沒想到,我,竟然是希伯來人,好吧,我只好遠走他鄉,估掰my love ~ 但估掰沒多久,我就找true love,於是我跟她速速結婚,過了九年的幸福時光。 突然間的某天,耶和華的使者來了呀!我想起我的使命,是呀,我的族人正受苦受難,豈能苟且偷生了!好的,希伯來人站起來,讓我們回到那奶與蜜之地吧!紅海~快開路,分開吧! 壯闊海嘯 歷史與版本差異 雖然開頭寫了幾個版本,但說實在,摩西的完整故事本來就沒個通說定論,畢竟《聖經》對於摩西30歲前的事跡語焉不詳,所以故事想怎樣說別人也無法反駁;而且凱薩把亞歷山大圖書館燒盡,搞得《埃及史》消失殆盡,必須靠基督教徒補齊,雖然還有《死海古卷》、《可蘭經》、《摩西五經》、《米德拉什》等歷史文本能夠佐證補齊,但歷史的真相究竟為何,可能連妮可羅賓來,都沒說法個準。 所以囉,其實每個電影版本都有點差異。像是《十誡》版拉美西斯就跟摩西沒那麼有腐情的兄弟愛,反而好猜忌妒忌厭惡摩西,想將其剷除;《埃及王子》,為了讓故事簡潔明瞭,乾脆砍掉比緹雅線,直接讓法老妻子撈到竹簍,讓摩西成為真的二王子;而現在呢,《出埃及記》則是讓米利暗、比緹雅這些角色都存在,摩西與拉美西斯打從一開始,就關係明瞭,一個法老兒、一個將軍兒,擺明就不是親骨肉,無法繼承法老巨業。 難分難捨兄弟情 優點 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最精彩的,莫過於開場的「卡迭石戰役」,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戰爭,時間點約莫西元前1285年(也有資料寫前1274年,因為他們其實打了十多年),拉美西斯率領埃及與西臺王國爭奪敘利亞領地,發動戰爭。 假若你小時候曾玩過「世紀帝國」,看到這段必定感動不已。想當年聽從號角響起發動攻擊,但其實常常放空在原地罰站的短腿小人們,如今千軍百戰,萬馬奔騰地躍上大銀幕奮勇殺敵,眾人駕馭戰車衝撞敵方陣營,這,真的十分震撼!看見上百近千的演員肉搏打鬥、馬匹穿梭其中、滾滾沙塵揚起,超熱血!超壯闊!(但熱血完之後,就要等後段十災那,劇情才開始好看,菸) 戰爭場面 缺點 或許導演企圖將故事說得完整,導致片中許多劇情剪輯過於跳躍,常常觀眾會腦袋秀斗幾秒,才能跟上劇情。像是:法老賽提的死亡,莫名直接跳喪禮、新法老加冕;摩西被流放後,遇到希坡拉,下一幕就突然結婚。感覺就是想交差了事,快速帶過劇情。 以為這樣省掉,目的是為了著重某些戲碼,但你錯了! 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真的就像你想的,打戰→發現身分→流放→遇見神使者→帶領奴隸反抗→十災→過紅海,完全沒有任何超乎預期。甚至,多段劇情演員都像念旁白,只為交待劇情,無從發揮,浪費了這般優秀演員群、神級美術團隊。 另外有個無聊點是鄙人在意的,本片的十災、海嘯特效畫面非常逼真。當然囉,你就會一直期待摩西故事一定要有的高潮:「劈開紅海」!結果呢,可能是雷導認為這很假掰,所以,遠渡紅海的方式,竟然是讓海水退潮露出地面。看到如此處理,我真的很失望呀!!! 來 我們慢慢走~ 3D效果 本片是個全3D版本,為了凸顯立體感,畫面確實明顯調出景深,更特地運用許多前後物件作出對比,像是在前排擺上槍、箭、火盆、木箱等,企圖使觀眾有明顯臨場感。整部片總共有1300個特效鏡頭之多!但鄙人覺得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或許是太強調3D畫面感,雖然在十災;戰爭橋段刺激爽快,不過全片看下來,反而視覺有點累,眼睛酸酸。 說實在地,面對這樣的戰爭史詩題材,只要大螢幕突顯壯闊就夠,3D只是徒增視覺的疲勞。 另外,3D反而將缺點放大。畢竟這樣的史詩鉅片,需要電腦特效去增強畫面雄狀況感,所以必須構出許多建築物、人數等等(只有重要、篇幅長的戰爭橋段,才會盡可能真人演出),但在片中,很多這樣的「壯闊」畫面,卻因為3D變得更模糊,像是開場說明希伯來人遭到奴役、或是一些埃及空景,都略顯虛假。這使得電影扣了點分。 天災特效 埃及空景 宗教 而雷利史考特本身就是個無神論者,因此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擺明地就在討論兩位男角情誼,當階級種族不再相當時,究竟如何改變。所以呢,它並不是一部宗教片,甚至可以說,導演反而一直在用這些歷史橋段,反思宗教這檔事。 舉例來說,剛開始摩西前往比東目睹奴隸受虐曾說過,「不實際的信仰會造成盲從,導致叛亂,終而革命。」暗示著歷史幾千來的,因為宗教所造成的戰爭; 在劇情中段,摩西目睹耶和華使者降臨,決定帶領族人脫離苦難,他的妻子無法認同,曾經反問「甚麼樣的上帝會讓人離開家?」這十,多數人必定會認為大我小我的衡量必定選擇大我,但情感與性命是可以量化比較的嗎?四十萬人與妻兒的幸褔,真的一定要選擇前者,才是偉大嗎?這些穿插的宗教問答,使得《出埃及記》與過往摩西電影不同。 一人一邊剛剛好~ 男人情誼與女性角色 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扣除編導對於宗教的解讀外,另一重心,就是拉美西斯與摩西的同性情誼。剛開始,編導便用「卡迭石戰役」塑造出兩人無法斷開的鎖鏈─恩情。 「小心肝,你上戰場別怕怕,有我在,我一定會保護你der」,甚至還打造雙劍,暗示我倆合壁,來自同火爐鍛造,同根同源~嗯哼,你千萬不要忘記喔>.^ 當愛快腐起來時,劇情當然要趕緊打斷,以維護這世間的父權鐵則。所以編導讓西斯與西西開始撕破臉,吵吵架,打鬧鬧。蝦咪!你是希伯來人,但…好吧,你還是我好兄弟,所以我偷偷塞把劍給你,期待我倆還能再鬥劍(?);之後反抗,由愛轉恨;直到最後,拉美西斯兒子因十災而死,「血緣的家仇」+「國的勞動力」徹底蓋過「無血緣的兄弟情誼」,這段情感敗給了「家」與「國」,重修舊好的可能性徹底完碎。 在電影中,編劇大幅度地描繪男人之間的同性友誼、兄弟情義,更安排了戰爭,要男孩見識生離死別的大場面,成長為「男人」,明顯地,陽剛味色彩十足。 而女人呢?則淪為配角,像摩西阿姊阿母跑跑龍套說明我家摩西其實是撈來的;或是漂亮水水的妻子希坡拉,則僅成為一個慾望對象、家庭符碼象徵,她是來給你愛、給你拿來生小孩的、給你思念我還有一個「家」。喔,對了,女性角色還有拉美西斯的阿母跟老婆(還有占卜師,這就不提了),一個愛子心切,要幫兒子剷除絆腳石;一個呢,看到兒子死呼天喊地。全片中的女性都是在襯托「丈夫、家、兒子、弟弟、家」。 總之呢,這部電影完全地性別刻板印象,我們可以有宗教新解讀、可以有不同對話,但是為了重現文本、歷史真相,女人就是該那個樣啦。畢竟戰爭史詩,本來就是男人家的事,對唄? (白眼) 摩西趕快選一個! 編導的反思 這次的《出埃及記》最與眾不同的,莫過於導演穿插對於宗教與以色列國情現況的反思夾敘其中。例如:在「耶和華的使者」施行十難對埃及人降災時,摩西有多幕戲與其抗辯,認為這樣的以怨報怨真能帶來對方如何的改變,但「神的使者」卻無情地回覆他們「四百多年來奴役希伯來人,有可憐過你們嘛?這是他們應得!」 難道為了己身目的,就可以罔顧生命,對於無辜者進行濫殺報復,以撫平歷史的濫觴嘛?這段答辯似乎給予了某程度上價值觀的解讀。 另一段則是,渡過紅海,四十萬希伯來人前往迦南途中。摩西突然不樂觀地對約書亞說:「我們有四十萬人,是一個國家的勢力,這麼多人,現在是因為逃離才團結一致,假如有天不逃離,那會如何?」 這無疑反映了以色列現況,過往其族群受到異族不平等待遇,而為了返抵先人領土,他們不卑不亢地集聚面對。如今,他們回到奶與蜜之地,國力繁盛,但是呢,卻戰火不斷,接連衝突,甚至將飛彈射往毫無作戰能力的民宅,造成無辜死傷。這是遠渡紅海返歸迦南時所始料未及的。 摩西這一番說詞,正也闡述了編導的政治立場,以及希望帶給觀眾的反思。如同劇末摩西對於妻子所說的:「他們是我的族人」,異族妻兒共同前往聖地。加上旁白所言「石板遠求不朽」。或許導演希望藉此表達異族之間的融合,以及古老的戒律才是唯一;而非打殺戰爭,固守領土攻打他國。 族人 結語 雖然國內外評價多數覺得《出埃及記:天地王者》還好,而且劇情真的就跟你想的差不多。但開頭的戰役、耶和華十災、摩西過紅海,這幾個場面依舊浩瀚壯闊,令人驚艷! 將本片推薦給導演與貝爾的忠實影評、熱愛摩西故事的宗教粉、戰爭史詩片愛好者、喜歡看電影兩男角吵鬧的腐女們~
另一版海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個人評分:★★★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假如你愛海嘯片(?),那《星際效應》不能錯過,有好高好高的海嘯喔,請看《星際效應》 假如你愛科幻未來取向的成人動畫,可以看看《虛擬天后》, 或你鍾愛科幻怪獸大場面,那絕對不能錯過《哥吉拉》, 全世界最有名的怪獸,請看《哥吉拉》 |